幻灯四
幻灯三
幻灯二
幻灯一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>主页 > 信息公开 > 工程信息公开 >
陈先才:“26条”助台企在大陆安稳发展壮大

  中新网12月18日电 台湾《中时电子报》17日刊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陈先才的评论文章称,不论是之前的“对台31条”还是此次的“对台26条”,政策出台的大背景都是希望推进两岸融合发展。“对台26条”的出台就是为让台企能在大陆更安稳地发展、壮大,这对台商们而言又是一次珍贵的发展机会。

资料图为2017年5月19日,台湾佳格厦门葵花油项目投产。 <a target='_blank'  data-cke-saved-href='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' href='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'><ppictext

  资料图为2017年5月19日,台湾佳格厦门葵花油项目投产。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

  文章摘编如下:

  “缺资金”是大陆台商由来已久的经营难题。实际上,不仅台商如此,大陆许多本土中小企业也面临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。但台商由于融资渠道比当地企业更有限,且有在台融资利率作比较,所以在大陆融资的意愿更低,缺资金问题更为突出。现在不少在陆台企都选择在台湾贷款,然后再从台湾转账到大陆。这不仅手续繁琐,还需要支付高额税费。

  目前,台商需在大陆的银行存有一定现金才能进行质押贷款,这对中小微台企而言有不小困难。最近公布的“对台26条”措施对台企贷款问题进行了试验性解决。

  其中第8条提到,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,可向地方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申请担保融资等服务,可通过股权托管交易机构进行融资。允许台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。

  这在实际操作上,便是要设立一个基金会,专门面向台湾中小企业开放融资,实际上是拓展了台商的直接融资渠道。

  笔者对福建台企进行了调查。尽管许多台企目前面临成本上升、利润缩减的问题,但他们也不愿意搬走。因为企业生产必须与上下游产业相配合,形成同一类型的产业集群。大陆作为世界加工厂多年,而且地大人多,已经具备完备的产业链。企业担心若把厂房搬到东南亚,需要重新寻找新的产业链,而且产业链条的长度和完整度不一定比得上当前。

  大陆明确,“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依法享受贸易救济和贸易保障措施。”便是给予台资企业同等待遇,在台企遇到大陆境外进口商品的倾销、补贴或进口激增遭受损害或损害威胁时,可以受到大陆方面的反倾销、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的保护。这对大陆台企抗击外部风险、稳定经营十分重要。

  大陆5G发展势头强劲,并主动对台企伸出了橄榄枝,明确台资企业可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大陆5G技术研发、标准制定、产品测试和网络建设。换言之,大陆在搭建5G产业链时并不会把台企排除在外。台湾在电信行业一直有较强竞争力,能否在大陆的5G时代分一杯羹全看台企自身实力。

  另外,不论是之前的“对台31条”还是此次的“对台26条”,政策出台的大背景都是希望推进两岸融合发展。

  此次提出“鼓励各地根据地方实际,为台资企业增加投资提供政策支持。”便是为台企在大陆,尤其是大陆邻近台湾的省市“开绿灯”,通过更多地方性政策,给予台商更多的方便与优惠。

  大陆与台湾在融合性发展上还有很大空间。台湾有近90%企业是中小企业,这些企业有技术、机械化程度较高、非常具有突破性,但规模较小,市场开发能力不足。若两地企业能进行较深层次的融合,便可一起开发投资,一起开拓亚非市场,而不用仅盯着美国、日本这些传统市场。与传统市场相比,非洲市场大、人口多,经济发展水平较低,对台资中小企业来说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。

  除此之外,以往大陆的基础设施建设鲜少有台企参与,此次大陆提出,允许台资企业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。而在货物流通方面,大陆表示要对台输陆商品采取快速验放,同时让台企参与大陆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,这两条措施都可提高台湾商品在大陆的竞争力。

  总而言之,“对台26条”的出台就是为让台企能在大陆更安稳地发展、壮大,这对台商们而言又是一次珍贵的发展机会。


(责编:李婷(实习生)、刘洁妍)